皮帶保護裝置:研發出煤礦沖擊地壓動態監測預
文章出處:未知網責任編輯:admin作者:人氣: 發表時間:2018-02-05 16:03
山東新云鵬皮帶保護裝置邀請大家共同關注:研發出煤礦沖擊地壓動態監測預警系統。

沖擊地壓作為一種特殊的礦山壓力顯現形式,隨礦產資源開采深度和強度的不斷增加,已成為深部資源開采領域面臨的主要災害之一。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施工過程力學陳衛忠課題組通過對三維應力傳感器技術理論、狀態信息實時感知及智能在線處理等技術方面的深入研究,研發出煤礦沖擊地壓動態監測預警系統。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等項目的資助。
陳衛忠表示,地下采礦工程受深部開采“時空關系+覆巖結構+地質構造”等多重復雜因素影響,呈現出“地應力場+采動應力場+支護應力場”多場疊加的復雜應力分布現象,導致應力場分布規律模糊不清。而且,當前的理論及技術手段研發成熟度不夠,在監測范圍、抗干擾性、耐久性和長期穩定性等方面有待提高。因此,地下空間復雜環境下,煤巖體三維應力演化過程的動態長期監測非常困難,災害機理及預警研究缺乏可靠的技術支撐。
“如何實現采場圍巖應力的三維動態長期測試,進一步加強遠程應力智能化實時監測預警研究是目前的當務之急,也是亟待解決的一項重大技術難題。”陳衛忠指出。
通過研究,課題組自主研發了一種高精度的光纖光柵三維應力傳感器,其耐腐蝕性、抗地下水和電磁干擾性能及長期穩定性大幅提高,可同時實現對工程建設期的巖體地應力測試和工程運營期的長期實時跟蹤監測,填補了業內空白。同時,以物聯網、智能技術、云計算與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以全面感知、實時傳送和智能在線處理為運行方式,建立了智能化的采場圍巖遠程三維應力場的實時監測系統,具有自動監測、數據共享和遠程控制等優勢。
通過對采集的應力狀態信息進行數據挖掘和智能學習,系統建立了動態應力風險預警指標和模型,為地下空間復雜環境下沖擊地壓的預警、信息化施工及防災減災措施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撐條件。
目前該預警系統已申請多項發明專利,對復雜環境下地下工程沖擊地壓等動力災害的預警及優化掘進施工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研究成果應用于兗礦集團東灘煤礦、濟三煤礦等國內多處地下工程,取得顯著社會經濟效益。
本文由山東新云鵬皮帶保護裝置等礦用設備專家收集整理。
?
?
上一篇:井下人員精確定位系統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下一篇:礦用無線通信系統具有的特性